首页 / 文章 / 亚瑟阿伦36问的解析

亚瑟阿伦36问的解析

发布时间: 2022/09/13   阅读次数: 112196
问题一:假如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人,你希望邀请谁共进晚餐?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希望的谁,并不实指人,而是那个谁的特征或符号,也相当于个体认为的关系网中的重要
问题一:假如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人,你希望邀请谁共进晚餐?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希望的谁,并不实指人,而是那个谁的特征或符号,也相当于个体认为的关系网中的重要结点,它代表了动力、匮乏、遗憾、失败、加强等。共进晚餐,不是指真的吃饭的事件,而是一个带有仪式性符号性"投射性的意象,代表的是重要的需要参与和投入的连接。那么整句话的翻译是:你想对什么进行连接?拉近亲密原因:当我们探讨连接的时候,参与的双方就在连接,围绕着某个连接连接,就好比两个相对不熟悉的人,更容易引起探讨共同熟悉的第三个人作为话题从而拉近距离那样。

问题二:你会想出名吗?以什么样方式出名呢?

人们有一个现实的角色、身份,同时也有一个理想的角色和身份。这两者之间的落差,以及对现在或者未来潜在自我角色和社会身份的评价和预期,关系到个体诸多自我概念,比如自尊、自我效能、印象管理的动机等。自尊是其它诸多心理或者行为现象的“中介”,也可以说是“核心”。从这个核心出发,结合效能、动机等,可以反观性格、认知风格、价值观等,就可以“勾勒”一个人的“心理图式”。可以这么说,这个问题直指图式的核心——驱力。“存在”是人能成人的基础,“想出名”暗指的就是“存在”,即“老掉牙的哲学问题”:来自哪里,要去哪里?而“去哪里”背后的驱力所指向的目的,在于“被发现存在”(即证明存在),相当于一种“被满足”、“被尊重”的心理需求。那么整句话的翻译是:你如何评价你的自尊,你对当下的状况满意吗?你内在迫切的需求是什么?而“以什么样的方式出名”,则是“你如何实现和满足你的需求”。拉近亲密原因:当我们诱导对方站在自己预期的理想化的身份、角色进行沟通对话的时候,其实早就“迎合讨好”、“夸赞”了对方,已完成了印象管理和自尊按摩。

问题三:在打一通电话之前,你会先排演要在电话中说什么吗?为什么?打给谁?打给你的朋友、同事、父母等,即你的人际社交,你的“社会归属”。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打电话需要提前准备?我们是否会被“接受”、“排斥”的考量情况下,即一个“社交威胁”情境下。自然,我们带着“不确定”的负面体验。那么这句话,较为简单直白的翻译是:你的社交和归属需要得到满足了吗?是否存在威胁?归属的满足,就像一跷跷板,一头是外在,与他人的,另一头就是内在的,与自我的。如果威胁发生,重新平衡“归属的满足”,拷问的就是你的内在——自我肯定。(原因:当个体自身归属感受损时,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肯定的方式维持自我整体性,平衡归属需求。)那么,这句话,也同时在问:你足够自我肯定吗?拉近亲密原因:问题既定了“威胁情境”,“排演”是“心理资源”的隐喻,回答“不会”,则是诱导了对方说出“我能应付”、“我有足够的资源”,也完成了次“印象管理”;回答“会”,那么就成了“我会调动我的心理资源来应对当下的威胁”,问者对被问者,提供了一种心理支持,和积极自我暗示。所以,不论回答“会或不会”,都完成了一次“自我肯定”。

问题四:对你来说,“完美”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你心中最完美的一天是做哪些事呢?无论何种翻译,都有“完美”一词,看似问句,实则却是一个“指令”,其意思是:请提取一下你的美好记忆,或者请创造你的美好。无论你是提取还是创造美好,都代表你(需要)调动正性的体验感受和情绪。在问者和被问者的相互关系中,本就“暗藏”着一个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那么这个指令,也带有“为我服务”的暗示性,即:请在我面前表现你的美好。如果我们知道印象管理的心理动力:当知道自己在他人面前是一个好形象时,我们有维持这种好形象的冲动。那么,这个提问,进一步说,即:请为我扮演一个好形象、好角色。拉近亲密原因:提取或创造美好记忆所携带的正性感受,是“催眠”的结果,这种结果个体是无法察觉其在自我披露的当下,已是默认了当前关系(氛围)的安全和轻松。

问题五:你上一次唱歌给自己听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唱给别人听又是何时?/上一次一个人唱歌是什么时候?和别人一起是什么时候?“唱歌”这个意象,用叙事心理学来解读,其本意是一种“反应方式”。何种反应?借由生活经验并不难理解,当我们感到不愉悦时,比如寂寞、失恋悲伤,唱歌作为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又或者当我们在洗澡,感到轻松自在,哼起小调来。所以这个“唱歌”,实指“自恰”,为了趋于愉悦或愉悦时的一种反应方式。“对自己”与“和他人”,指处境,整句话的翻译就是:你独处时或社交时,能自恰吗?但问题用的是“何时”,即让你在“潜在语意”下“束缚”为承认“会”,你只要回答了什么时候和自己或别人唱歌,就自我暗示了“会自恰”。既然你能独处和社交时自恰,自然在我(提问者)面前也能。所以,这句问话,也带有催眠:在我面前,你可以自恰,你感到很自在,你感到很放松。即使你现在感到一些些局促和紧张,很快也会自在的。拉近亲密原因:在问题四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对方默认当前关系(氛围)的自在,同时灌注了一种“(即将)愉悦”的心理暗示。

问题六:如果你能够活到90岁,并能在你生命的最后60年保留一个30岁的人所拥有的精神(心智、大脑)或身体(体态),你会选择哪个?精神和身体,“暗喻”的对象,很容易理解:理性和感性、主观和客观。借由“缺啥想要啥”的动力心理学来理解:选精神,就是说“脑子”不够好,选身体,就是“身子虚”。直白点翻译: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客观理性还是主观感性的?用你的生活经验想想,当你对着某人说出,“告诉你,其实我是这么样一个人”(非排斥拒绝)时,你正处在何种状态?你会立马开始证明“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无意间,你就启动了自己这张嘴,滔滔不绝的开始分享你的故事用以佐证。那么,这个问题本质来说,是个诱导:请(准备)(开始)多说点!拉近亲密原因:我们很难对陌生人做出“我是什么样的人的自我佐证”,相反是熟人,可信任的人,或者出于某种目的需要在某人面前证明。只要你回答这个问题,一分为二的说,其一你就默认了这个关系,是熟悉的,可信的。其二,别忘了这个实验是两个陌生人,你当下只存在一种可能性的需要:社交需要。急于证明背后的动力,其实被“束缚”成了“我想和你交朋友”。所以,这“逼迫”回答者调整了此关系下的态度。从而可以引起连锁反应,比如口吻语气、肢体等的调整,同时也是一种强化反应,更感受到安全、放松、即将愉悦等。

问题七:你有曾经预感过自己会怎么死亡吗?/你内心能预感自己何时会离世吗?/你是否曾经预感到自己会以怎样的方式死去?问题七的原文翻译,很“闹心”,其实翻译成了三个不同的问题,“有无预感”、“何时死”、“怎样死”。这侧重点不同,其“用意”可以完全不同,为了减少麻烦,我们就只关注相同成分“预感死亡”。梦到“自己死亡”,解梦为大吉,“梦是反的”的道理很简单,比起死亡,梦一场醒了没死,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借由精神分析来解释:死亡,意味着负面情绪的宣泄,对烦心事的告别,即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同样,预感自己死而现实并不死,暗示的是“你开启一段新旅程”,所谓“向死而生”。若干年前,出租车上唠嗑,说我干心理工作的。司机说,你们就是带人看死人的。我知道玩笑,但不无道理,其实几乎人人都知道点“死亡心理学”,“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怎会不打起点精神,活力满满吗?这个问题任然也是催眠,无论你怎么对我回答,现实都将不死。因此这句话的翻译是:“打起精神,和我开始新的旅程。”(旅程是什么什么?很容易理解,提问者和被问者的关系。)拉近亲密原因:问题六的用意指向的是“信任”,在这个问题上,再次加强。因为你不可能和一个信不过的人,开始一段新旅程。你的回答,都是对当前“对彼此信任”的默认。

问题八:说出3个你和对方在外表上的共同特征。/举出3个你与你对面这位的共同点。通过下段的用意,我们可以知道,有些人的翻译是“错误”的,这里指的是实验中对坐的人,而不是指被问者的伴侣,“ 说出三件你和你的伴侣看上去相同的特征。”是个错误版本。“相似效应”、“临近效应”这类关于吸引的概念,对于一个心理专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个问题的用意其实很直接,“请王八看绿豆”吧。你只要开始寻找相同点,无论是外表上的,还是其它,都是自我催眠“他对我有吸引力”,哪怕你找的是负面内容作为相似点。拉近亲密原因:相似相吸。

问题九:你人生中你最感激什么?/ 生命中什么事情让你感激不尽?第九问可以说是36问中的“神来之笔”,这份实验问卷中最展现这位心理专家智慧的地方。换做我来设计的话,也会用这个问题,但会放在第二问或者第三问的位置上,用以作为“安全、自在、信任”等的“催化剂”,但放到这些铺垫完后,第九问的位置上,作为统领性的再次强调,同时,前面若有不足,也做了再次“修正”,让两者加深关系的“强迫性”效果就会更好。问题很直接,目的就是让被问者启动感恩心理。感恩作为其它“指标(间)”的中介,反过来强化这些指标。借由拓展建构理论解释下,感恩作为个体积极情绪特质对于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的效应,能够建构个体的资源,包括身体、智力、人际、心理资源等。下面我将大篇幅地带大家领略这种“统领性”。如果前面双方还是感到些许紧张,感恩心理会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如果这种紧张无法消散,被问者已认为当下的沟通交流是一压力情境,那么启动感恩心理,反而使其采取更积极的应对,并且更多地开始寻求对方的支持。(简单说,不管你紧张不紧张,这里放入感恩,就是逼着你对对方投入。)自尊瞬时状态下的提升会有助于打开话匣子,感恩心理再次强化自尊提升。回答感激什么,就得表达,不能藏在心理,这就是“外显感恩”,刺激了回答者的自我价值感。暗藏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感恩心理也强化了这份相互支持感。实验中“完成36问的任务”是双方的目标,感恩,加之铺垫过的“良好情绪”,目标启动后的“合作感”被加强。(合作感也加强了“志同道合”相似性上的感受)同时,加以支持感被强化后,“利他心理”也被启动和强化。如果这时候感觉到前面表达太少,未放开,反而可能产生些许亏欠心理,促使表达较少的个人做出补偿行为,在后面更多地表达。双方交流的内容,不免可能会引起三观上的冲突,影响到双方的接纳和信任。在问题一来一去的过程中,在良好的催眠暗示铺垫下,三观冲突所带来的回避,实则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里放入感恩,调动认知灵活性,加强接受对方(内容),明确彼此信任。问题是“发散的”,跳来跳去,一个问题到下个问题,出题人是有用意的,但对于被问者却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这种“突兀感”也得消除掉,感恩心理会有增强“同一性”的效果,关于自我,就是自我同一性,对于问卷,就是实验中相互提问回答的流畅性、完整性。对于当前的沟通交流主观上满意吗?这个内隐的评价也关乎双方是否拉近距离。感恩心理的启动,目的也在于暗示自己“满意”。前面几问的回答,被问者可以做出“不妥当”、“不道德”等的回答。比如,完美的一天里“奸淫掳掠,杀人放火”。这里启动感恩心理,可以抑制双方做出反思性的对已表达内容的评价,确保后面的提问,被问者可以保证一定的“畅所欲言”。总结,第九问的精妙之处,不难看出其“承上启下”的用意。拉近亲密原因:感恩心理的积极作用。

问题十:如果你能改变你是怎么被抚育成人的,你会想改变什么?/如果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成长轨迹,你希望改成什么样子?

问题十一:用4分钟尽可能详细地告诉对方你的生活故事。

问题十二:如果明天醒来你可以获得一个品质或一种能力,你希望是什么?

问题十和十二,典型的“奇迹问题”,且这三个问题都具有“疗愈性”。第一组的12个问题的用意是关系建设,前面九问实则是“从零开始”的“正向建设”,信任、自我肯定、安全、支持等,而后三问是负责“零以下”的部分。对于有“创伤”的人来说,注入再多的“正向建设”,都像倒进漏斗一样,最后毫无所剩,很难开始一段关系。要促成个体“准备好进入关系”,仅有积极建设并不足够,还需要“查漏补缺”。这有别于前九问的这三问,其背后的“反向思维”,是阿伦临床经验丰富的展现。既然是“补个体之缺”,那对于不需要疗愈的人来说,这三问是不是“多余”呢?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多余的,因为可以替换成拉近关系效用直接的或程度更强的问题。诸如,公平感、承诺、浪漫体验等的暗示催眠。但是仍然有一定“效用”。问题十:“改变成长”的问询背后,目的是刺激“主动性”。虽然“成长自主性”、“成长型思维”的研究晚于此实验的97年,但早于此时候,诸如家庭治疗技术中,就已经有这类工具,问询早期记忆。早期记忆的变化,可促使个体从缺乏安全到自我肯定,从回避走向积极。这样的提问方式,就是诱导对方做出“强行的改变”,从而让人感受到“自我进步”,促使更多的表达。问题十一:就是对前一问的加深,用“强制性”的“时长”来“验证”个体的“主动性”是否良好,也是对前期各类铺垫的再次“验证”,上了第三次保险。同时,前一问的时间指向是过去,回答者对过往的回忆,其本质上来说是“阻碍关系”进展的。从时间心理学中可知,过去导向的个体,往往比较保守。所以,这里需要做一个“转向”,问题十一是问题十的“风险对冲”。问题十二:十和十二,其实是一个问题,只是时间指向不同,前者指过去,后者指未来。基本效用功能几乎一致的,区别在于:前者暗问的是,你当下的生活接受与否,诱导做出更多主观性的表达(四分钟时长,你自己讲讲试试就知道了,你会不自觉地表达各种态度。需求。价值观等主观性评价性的内容)而后者暗指理想的生活。三问的时间上从过去到未来,做了一个简单的“疗愈”,同时奇迹问题在这样一个互相问答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邀请性”,三个问题的提问回答关系中,实则也已植入了一种暗示“我邀请你来了解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邀请你和我一起解决问题,我邀请你看到我的进步”。

问题十三:如果有颗水晶球能告诉你关于你自己、你的生活、你的未来,(或是其他任何事情的真相)你想知道些什么?
问题十四:你有已经梦想了很久,想做的事情吗?你为什么还没去做?

问题十五: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在焦点疗法中,几乎可以“原封不动”的看到这些问题,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之前我们简单讲过了“奇迹问题”,我们也借此三问,介绍其它提问技术。问题十三:是前三问的承接,本质来说,还是带有“疗愈目的”的。同时呼应前面“开启新旅程”,开始展开。问题十三,在焦点解决中叫“预示性问题”或者叫“最初迹象”技术。咨询师通过问询这类问题,让来访者自己披露“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想知道”、“首先做什么”来以小的推动力开始带动大的转变。问题十四:从“想”到“做”,这类问句叫做“转变技术”。仍旧是对个体增加改变的“动力性”。但是,这位心理学专家估计心理统计学搞得时间久了,下意识地认为“为什么不”的“质问”也是刺激的方法,其实这是“错误的”。转变技术的本质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动力,更核心的是“绕开原因”,解决问题有时候并不需要知晓原因,不必废脑力心力,不如留在行动、参与和改变上。所以是不会用“为什么(不)”这样的问句的,那是“画蛇添足”。问题十五:这看似小学作文题,但结合问题十三十四,却组成了EARS询问”,十三是引发,十四是扩展,十五是强化。“知道(想)什么”、“做了什么”,接着马上问你“成就”,在你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直接诱导了“你做了就成功了”的“心理暗示”。十三十四和十五,虽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但是通过这种“顺序性”,却完成了有机组合,让你无意中“肯定改变是值得”的。这也就间接暗示了“接受这段关系的新旅程是值得的”。

问题十六:一段友情中你最珍视的是什么?

问题十七:你最珍贵的一段回忆是什么?

问题十八:你最糟糕的一段回忆是什么?切莫以为多看看各类问卷,“你喜欢(害怕)什么”、“难忘的、珍贵的体验”之类的小学问题,就也很容易设计这类问卷,那真的就小看心理学家的本事了。这三问用意并不简单,它首先是EARS”询问部分的最后部分,“重复”。在焦点疗法中,一般用“还有什么”来做重复,但放置关系中,询问“体验”来重复。三个重复性问题,继续加深动力性。问题十七和十八,来到了问卷的“正当中”,别忘了“吊桥效应”是谁的“杰作”,不就是这位亚瑟阿伦吗?十七问正性体验,十八问负性体验,实验问卷“桥正中”,来了个“小荡漾”、“小波动”。这六个问题,从展开旅程开始,先刺激动力性,接着来个“吊桥”“冷热水”的解析运用在这种情感的波动性中,增加情感连接。人们唤醒的错误归因,“是对方带给我这种荡漾的体验”,这也间接地完成了一次“生理和情绪上相互吸引”的“催眠”。

问题十九:假如你知道自己在一年内就会突然死去,你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问题二十:友谊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问题二十一:爱与情感在你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问题二十二:和你的伴侣轮流说出心目中对方的一个好品质,每人说五条。

问题二十三:你的家人之间关系是否亲密而温暖,你觉得自己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快乐吗?

问题二十四: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两句肉身的相联,或者说,我们见过很多“影响关系形成”的因素,它有我们诸多看不见的“指标”、“表征”、“符号”等等。众多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生物学家等,为此在付出努力和给到不同的见解。这六个问题,实则是比较普遍的“因素”:十九:生活方式二十:友谊二十一:情感需求二十二:对伴侣品格上的择偶标准二十三:童年经历二十四:和母亲的关系关系追求“求同存异”,“同”的部分,最主要的三点:生活方式、性格(品格)、价值观。不仅仅是“相同”,还需考量“爱的功能”(是否存有缺陷),相似的自恋狂在一起,是谈不上关系的稳定的。虽带有些机能主义的味道,但考量“功能”的核心,在于:人际温暖。借用人际友情、原生家庭、童年经历这样的概念,就可以对个体进行一系列的察觉。此六问就是这位专家“关系构成”的简单模型。实则,当我们挑选伴侣的时候,这六点也是考量“合适与否”的重要参考。

问题二十五:每人用“我们”造三个句子,并含有实际情况,比如“我们俩在屋子里,感觉……”在一些沟通学的书籍上,会提倡用“我们”取代“我”的方法,目的在于“创造目标一致的感觉”,从而拉近距离。而此方法的本质,实则是大脑里两人的“同一画面”。用主观世界“画面在一起”,来拉进客观世界的距离。有个段子这么说,流氓会说,“我想和你睡觉”,而诗人会说“我们明天一起起床”。本质是“画面感”,而“我们”是最为容易的一种方法。

问题二十六:补完这个句子:“我希望和某人在一起,分享……” 和前文一样,出题者压根不关心你说了什么(除了1924问),而是你回答了,你就被“诱导”了。这题一样,压根不在乎“和谁”或“分享”什么,而是你“分享”了本身。刚“植入”“我们”,接着就是“分享”,这不就是“我们彼此分享”。二十五,是“强硬拉近”,也在为这问的“功用”铺垫,要的效果就是:瞧,我们能彼此分享。

问题二十七:如果你想和对方成为亲近的朋友,请告诉对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他或她需要知道的。二十六问,泛泛的分享是为了“分享感”的建设,而二十七问要“核心分享”,这关于特殊偏好、底线原则、创伤经历、边界规则、核心需求等。这问也是“重内容”,是第24问后的延续,而不是为“拉郎配”的技术性需要。但这问为了避免回答者顾虑关系已经不错的情况下而有所保留的情况,做了前两问的铺垫。

问题二十八:告诉对方你喜欢他或她身上的什么东西,要非常诚实,说些你不会对萍水之交说的东西。

问题二十九:和对方分享生命中那些尴尬的时刻。

问题三十:你上次在别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自己哭呢? 这三问是二十七问的延续,除三十问,兼具“技术需要”外,都是重在“内容”上。二十八问,“强制要求你打破自我保护、封闭或者原则下”继续分享。实则考量的还是性格。二十九问,考量的是个体的觉察能力、人际“润滑”和心理防御。三十问,考量的是“自尊水平”、“理想自我”。而同时“表现脆弱”,也是一种技巧。

问题三十一:告诉对方,你已经喜欢上了他或她身上的什么品质。“催眠暗示”的“导语”已经铺垫足够了,如果前面的“吸引实验”还不足够成功,设计者这里就不再顾虑(无需顾及)参与者的心理感受,可以终极一击,直接指令“你已经喜欢上他了”。这是“拉郎配”技术性过程的“核心一环”,它之所以不是最后一问,和催眠的道理一样,还需要一个“简短”的退出,以免有“不适感”、“违和感”、“突兀感”。

问题三十二:你觉得什么东西是严肃到不能开玩笑的,假如有的话。前文有一些不在于技巧本身的设计,而是重在内容的:1924,“关系组成6因素”,在此基础上2730的“四个拓宽”。这位心理学家的用意,并不是简单的“六因素”并列的讨论,通过26问作为第一问的“基准线”作用,接着紧跟着的“四拓宽”,其实做了一个“二阶模型”,同时用五个问题,让听者接收到对方“六因素”“重要性”的“排列顺序”或者说“权重”。而三十二问不仅仅是再次促使他人“查漏补缺”,或者“确立排序”,更重要的是提醒“后知后觉”的听者,“记住!对方最为核心的被吸引的关键核心因素”。

问题三十三:如果你今晚就将死去,而且没有机会同任何人联络,你会因为之前没有对别人说什么话而感到遗憾,你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对他们说这些话呢?

问题三十四:假设你拥有的全部东西都在你的房子里,现在房子着了火,救出家人和宠物之后,你还有机会安全地冲进去最后一次,取出最后一件东西,你会拿什么,为什么?

问题三十五:你的家人中,谁去世了会令你最难过,为什么?

这三问,我们很容易发现和前面的诸多问题有“相似之处”,“死亡”、“未做(未完成)”、“珍贵”、“家人”等,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呼应”,是一种“慢慢退出催眠”的表现(123,进入一大门,321回到现实)。更重要的是“修正”。人与人的吸引,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做“针对性的策略”的。前面让双方“畅所欲言”,是为了让双方“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但自我表现实则是对于吸引对方不具备足够的针对性的(除非问卷一开始,对方就很特别,比如很漂亮,又或者回答中,被“丘比特射中”了,问卷回答者启动了“针对性”吸引他人的意图)。已经掌握他人择偶等相关信息,且有一定的“好感体验”,人实则会自动为关系进一步发展调整策略的。这三问就是“再给一次”自我表现的机会。也就是说,设计者为两者吸引,刻意重新让他们做一个“表演”,类似问题,却用意完全不同。这种“你需要表演”了的“诱导”,实则是在三十二问就做了。我们再回看三十二问,你还会发现一点,它其实是28问的“对萍水相逢之人不会说”、“对方需要知道的”的“同义反复”。所以,它粗看是一“开放性问句”,实则在实验情境中,它(先)是一个回答“是或不是”的封闭问题,然后再用“假如有的话”,再次一次问“是或不是”。(若表达“不足”,再转为“开放式”)通篇中唯一不同的一处,就像“退出”前的预备“我们准备回到现实了”。实则,个体在“半清醒”的状态中,而“掌握相关信息”、“正有好感”,三点汇聚到一起,自然而然“促使”个体在这三问中进行“刻意的”、“针对性”的“吸引表演”。

问题三十六:说出一个你的个人问题,问对方如果遇到此事要如何解决?另外,也要让对方如实告诉你,在他或她眼中,对于这个问题的感受是怎样的。最后一问,已经“互有好感,建立关系的(意向)”,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想”和“体验感”上,来“你们互相帮助,解决个问题”吧,旅程就要开始了,这也是激发双方在试验后可以进一步“行动”。再怎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实则仍然是“未行动”的,对于“这个问题的感受”,不如说是“对整个实验问答后,对对方的感受”。所以,这里也是让双方在对对方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

客服热线:18018095656
联系邮箱:jsdsb@163.com

Copyright  2012-2024 版权所有:淮海环球港婚恋资源确权中心

苏ICP备14055372号-2